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展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进校园活动
来源: 长城网  
2025-05-15 16:55:12
分享:

  5月12日,在全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协助省自然资源厅走进平山县西柏坡中学开展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地质灾害防灾知识进校园”活动。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武雪伟、三级调研员杨立业、一级主任科员宋晶晶,省地矿局地环处处长张成兵,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吴建格,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党委副书记谭俊、总工程师马百衡、副院长李义、副院长赵建青,西柏坡中学校长韩剑波出席活动,西柏坡中学在校学生230余人参加了活动。监测院副院长赵建青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省地矿局协办、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省监测院和西柏坡中学联合承办。目的是营造防灾减灾良好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活动通过青年专家现场授课、有奖互动问答、预警设备展示、悬挂宣传横幅、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物品等形式,让同学们零距离学习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知识,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观念。

  活动分“室内情景化课堂+室外沉浸式体验”两大板块。上午10点整,活动以“地质灾害科普进课堂”拉开序幕。监测院青年技术人员化身“地学知识科普讲解员”,结合校园与生活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案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师生们细致讲解防灾减灾、逃生自救等安全常识。监测院青年专家席正进行了科普讲解——《精准预警预报 守护燕赵平安》。青年专家太娇阳进行了科普讲解——《科技测沉降 守护未来城》。

  “答对了,领奖品……”在有奖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有几个等级?分别是什么颜色?”“发地质灾害险情时,如何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大家争先恐后举手抢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可以获得具有地质灾害防治特色的雨伞等礼物。通过播放动画科普视频、互动问答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同学们宣传了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应急常识,告诉大家在灾害发生时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和互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同学,深受大家的欢迎。

  场内课堂讲解结束后,场外的科普宣讲、装备展示活动依然“热度不减”。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的印象,出席活动领导和青年志愿者们现场为230余名学生发放了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品“大礼包”。地质灾害应急指挥车开进校园现场教学,青年专家现场讲解车辆装备功能,并邀请同学们登车参观体验。户外科普宣传展板共设置了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下水三个区域,地质雷达、微变监测雷达、无人机航测等技术设备装备亮相,230余名同学们分批次有序参观,饶有兴致地听取讲解,把各个展示区域围得水泄不通。整齐排列的展板、技术装备,此起彼伏的讲解声、问答声、互动声,营造出热烈的宣传氛围。通过展示、讲解、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互动中掌握防灾减灾技能,让“安全”走进同学们的脑海。

  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武雪伟对切实做好灾害科普宣传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增强隐患意识,强化防灾观念。希望通过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有效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断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素养。进一步完善“5+1”群测群防体系,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等,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防灾责任,切实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到户到人的问题。三是强化应急演练,提升避险能力。以“练”备战、以“演”筑防,有针对性地组织受威胁民众开展避险演练,强化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通过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我省防灾减灾工作健康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地矿局地环处处长张成兵指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综合减灾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次利用5.12防灾减灾日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校园,走进山区,走进同学们,对于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强化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意义重大。

  此次活动开展进一步推进了全民全社会熟悉了解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更借此机会普及了地面沉降防控及地下水监测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让地学科普“飞入”社会大众,使其成为彰显地矿价值,树立地矿形象的重要窗口。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颇具收获且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学到了很多有用、实用的防灾减灾知识,并将把今日所学运用于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参与,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成为生活习惯。

关键词
监测院 校园活动
责任编辑:郑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