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院长陈志斌:做中医文化的坚定守护者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26 15:13:57
分享:

  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院长陈志斌

  做中医文化的坚定守护者

  8月25日,陈志斌(右三)在为患者诊断病情。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今天感觉怎么样?”8月25日,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院长陈志斌走进病房。看到患者年龄较大听力不好,他弯下腰,凑到患者耳边询问,手指轻搭在患者腕间诊脉。

  他已经深耕中医药事业38年,自始至终坚守“中医为民”的初心。

  受家人从医影响,陈志斌年轻时就醉心于中医药文化研究。他擅长中医内科,尤其对部分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有心得,年门诊量5000余人次。2022年他被评为“石家庄市基层名老中医”,众多域内及周边县(市、区)的患者慕名而来。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在陈志斌看来,患者来就诊,本身已经承受了身体上的病痛,要是再遇到医生冷言冷语,无形中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因此,作为医生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医学治疗,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抚慰。

  来这里就诊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陈志斌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认真倾听每名患者的情况。

  对耳背的老人,他会俯身在耳边解释病情。遇到焦虑的患者,他能用接地气的幽默化解紧张:“您这病就像地里的杂草,咱们慢慢调理,准能连根拔起!”

  20年前,有个严重过敏体质的小姑娘,在他两个月的精心调治下重获健康;20年后,已是而立之年的她再次因孕疾求助,在陈志斌的精心治疗下康复。

  找陈志斌诊治的人,有很多这样的“老朋友”,有的甚至是一家几代人都来找他看病。

  “患者的事比天大。”多年来,陈志斌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为患者答疑解惑。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2019年开始,陈志斌经常到社区、公园、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知识讲座,收获了一批喜欢中医文化的“粉丝”。

  在他的带动下,鹿泉区中医院脑病科、心病科、外科、儿科等科室多名医生纷纷加入义诊、宣传团队。

  “现在我们每周都固定开展进社区活动,通过中医药养生知识宣传和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中医。”陈志斌说。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选择中医。在此背景下,陈志斌坚持“特色兴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此,他鼓励科室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并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建成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去年12月还筹划开设了中医儿科门诊,开展中药内服、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弥补了该院没有儿科的历史空白。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陈志斌还积极布局医养产业。2024年,医院与域内4家具有医养结合资质的养老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定期组织医院名老中医、业务骨干到4家养老院开展服务,目前部分养老机构在医院的帮助下已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中医是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薪火相传、并存发展的方式繁荣壮大的,中医带徒的作用非常重要。”陈志斌除了坐诊外,还带教青年医师十余名。

  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总结创新工作,总结出“辨证施治、寒热并用、病重药重、灵活药比”的学术思想。

  为培养储备中医药人才,陈志斌谋划打造“医”“学”联盟。

  2024年,他推动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加大与高校深度合作力度,接收河北中医药大学、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实习生共143人,承担学生的带教实习任务。

  在陈志斌看来,提高医术要在两个方面“下苦功”:一是多读书,读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应变;二是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好中医既要有理论基础,还要有实践经验。”陈志斌表示,未来将继续传承好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做中医文化的坚定守护者。(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关键词
责任编辑:郑光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