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夜市上,不仅能看名医、品药膳,还能喝茶饮、学养生……一缕缕中药香、一杯杯中药代茶饮、一项项中医特色疗法,打造了一场吃喝玩学购的城市养生局。
5月23日至25日,为期三天的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石家庄举行。短短3天,每天2小时左右,这样的夜市吸引万余人参与。
中医药文化夜市的火爆,是河北疾病防治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缩影。
“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逛夜市顺便调理身体。”石家庄市民王女士的体验道出了其中的本质:便捷性与生活化。中医药文化夜市将问诊前置,让群众可以尽早关注亚健康状态,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近年来,河北出台系列政策,持续推动将中医药文化传播、产业培育与惠民服务相结合。此次中医药文化夜市是“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的一次实践,也是推广中医药服务的新模式。
本次中医药文化夜市整合京津冀三地资源,打造9大主题体验区,涵盖问诊、非遗、文创、科普等多元场景,从把脉问诊到国潮文创,让中医药服务更接地气,融入百姓生活。
艾灸、推拿、耳穴埋豆等中医传统疗法,吸引了很多人排长队参与;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文化活动现场,不少人跟着比划起来;识别药材、制作中药香囊的小课堂,也有很多年轻人亲手体验……
推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营造重视健康的氛围,中医药文化夜市开了个好头,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医药大众化、生活化的新路子。
“中医药文化夜市是什么样的,我们很好奇,也特别想来看看。”正在河北中医药大学参加中医研学的巴西中医从业者道格拉斯,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和他一起来的,还有20多位和他一样来河北学习中医的外国朋友。
道格拉斯和中医结缘已有十多年时间,几乎每年都要带队来中国进行中医学习交流。从中药材的展示,到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再到各种中医药相关的健康产品,一圈转下来,他再次被中医药文化深深震撼到。
值得关注的是,中医药文化夜市开拓了中医药消费新场景,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式市集。
大学生张女士和同学们一起逛各个展区,买了健脾消食棒棒糖、润肺降燥茶等;一对儿年轻夫妇在馆陶县一家艾草产品生产企业的展位上体验后,直接买了两种产品。
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将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服务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日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普及中医养生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养生保健方法,将优质中医药文化和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