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
“2025年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长城网  
2025-07-22 18:56:00
分享:

  7月22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年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介绍2025年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并与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彭青伟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钱伟玲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钱伟玲: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2025年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河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先生,请他介绍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情况。同时,我们还请来了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彭青伟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周国华先生作介绍。有请。

  河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总体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296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6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151.6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7.7亿元,增长5.2%。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夏粮再获丰收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4.6亿元,同比增长3.4%。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夏粮播种面积2286.4千公顷,增长0.4%;亩产446.4公斤,增长0.7%;总产量1530.9万吨,增长1.2%。畜牧业生产稳中向好。猪牛羊禽肉产量258.9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羊肉产量分别下降5.5%、5.4%,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4.8%、26.0%。生猪存栏1804.7万头,下降2.2%;出栏1856.2万头,下降5.7%。禽蛋产量194.9万吨,增长2.5%。牛奶产量293.7万吨,下降0.8%。蔬菜水果生产平稳增长。蔬菜总产量1724.6万吨,增长2.9%;园林水果总产量64.1万吨,增长3.2%。上半年,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66.2%。

  二、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制造业增长强劲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1%,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5%;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0%;私营企业增长9.6%。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8.4%,中型企业增长8.2%,小型企业增长5.1%。在统计的40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3.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8.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7.0%。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三、服务业平稳运行,信息服务业增长加快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6%,教育增长6.5%。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7.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8%。分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5%,工业投资增长21.7%。分项目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1%。分重点区域看,雄安新区完成投资增长13.5%。

  五、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49.7亿元,同比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6696.9亿元,增长6.0%;餐饮收入552.8亿元,增长3.2%。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561.7亿元,增长7.2%。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5.0%,日用品类增长1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以旧换新相关商品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7.0%,家具类增长38.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5%。汽车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7%,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3.0%。

  六、新动能加快成长,产业升级持续推进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73.2%,高铁车组制造增长66.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7%,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4.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8%。

  七、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比1—5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衣着上涨1.9%,居住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与上年同期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2.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7%,医疗保健下降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2.5%,猪肉价格上涨1.6%,鲜菜价格下降4.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比5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0%,6月份同比下降7.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1%,6月份同比下降8.1%。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5元,同比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2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8元,增长5.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90,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有效落实各项存量增量政策,不断推进经济持续向好,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钱伟玲:

  感谢周国华先生的权威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河北日报: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向好,请您概括介绍一下经济运行有哪些亮点、特点?

  河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

  谢谢您的提问。从刚才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平稳增长态势,可以用“经济运行平稳、产业支撑稳定、需求拉动增强、发展质效提升”四个特点来概括。

  一是“经济运行平稳”。从经济走势看,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保持了“稳”的态势。从就业情况看,我省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4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7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0.97%。从物价水平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月份以来逐步回升,上半年CPI与上年同期持平,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

  二是“产业支撑稳定”。农业方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夏粮再获丰收,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方面,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保持在7%以上的较快增长水平。在统的40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态势,对工业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服务业方面,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文旅市场持续火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更加深入人心。

  三是“需求拉动增强”。从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上半年同比增长6.5%,增速比1—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作用有效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省投资26.0和15.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回升向好,上半年增长3.3%,增速比1—5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从消费看,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通讯器材、家具、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品销售均保持较快增长。

  四是“发展质效提升”。从新动能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3.2和1.3个百分点,分别比1—5月份加快0.4和0.3个百分点。从新产品看,电子工业专用设备、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0倍、69.3%和54.4%。从产业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4.5%,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8%,增速比1—5月份加快9.3个百分点。从民生保障看。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总的来看,上半年,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市场信心偏弱等制约因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顶住压力,交出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不断巩固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谢谢!

  二、中国新闻社:刚才的发布稿中提到,上半年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同期持平,请问CPI运行有哪些特点?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彭青伟: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全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丰富产品服务供给上下功夫,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充足,保障有力。上半年,从同比看,全省CPI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一是整体呈“先降后涨”走势。上半年,CPI同比分月涨跌幅分别为-0.1%、-0.7%、-0.1%、0.2%、0.1%和0.3%。1月份,CPI同比小幅走低;2月份受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降幅扩大;3月份随着节日因素消退,部分价格回调,CPI同比降幅收窄;4—6月份,随着翘尾因素逐渐回正,CPI同比止跌回涨。

  二是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四涨一平三降”态势。上半年,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5.9%、1.9%、0.7%、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与去年持平;交通通信、医疗保健、食品烟酒类价格分别下降2.2%、1.2%、0.1%。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类价格变化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分别拉动CPI上涨0.15个百分点、下行0.3个百分点。

  三是河北CPI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河北CPI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国CPI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河北CPI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排序中,位居第9位。与周边省(区、市)比,高于内蒙古0.4个百分点,北京、河南0.3个百分点,辽宁、山东0.1个百分点;低于天津、山西0.1个百分点。

  四是核心CPI稳定上涨。核心CPI是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CPI,用于反映长期、稳定的通胀趋势。上半年,河北核心CPI上涨0.3%,拉动CPI上行0.2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6月核心CPI小幅上涨,涨幅在0.2%以内,整体运行平稳;从同比看,1—6月核心CPI呈上涨态势,1—2月持平,3—6月,分别上涨0.3%、0.4%、0.5%、0.6%。

  谢谢!

  三、央广网: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河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

  谢谢您的提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可以概括为“4个加快”:

  第一,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快于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高铁车组制造实现70%左右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培育,全省“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20%。

  第二,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传统产业更新升级步伐在加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中,先进钢铁、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7%和11.4%,健康食品、新材料均增长9.5%,新能源增长8.1%。省通信管理部门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覆盖全省32个工业大类,覆盖率为80%;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32.6%,居全国第1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在持续夯实。

  第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着力打造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先进算力、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成立,我省综合算力指数居全国第1位,雄安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成功举办,“航空运动+低空产业”、无人机全产业链、低空物流、智慧城市管理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持续拓宽。

  第四,创新成果加快涌现。今年4月21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从获奖项目看,共形成专利、标准、软著等各类知识产权2209件,发明专利占知识产权的比重突破50%,达到51.5%;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105项,占与外省单位合作项目的比重为68.6%。省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7.89万件,同比增长12.6%。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总的来看,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我们要认真落实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巩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势头。

  谢谢!

  四、河北工人报:刚才的发布稿中提到,今年我省夏粮生产获得丰收。请介绍一下夏粮生产有什么特点?夏粮增产因素有哪些?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彭青伟:

  谢谢您的提问。2025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继续保持“三增长”态势,总产量达到1530.94万吨(306.19亿斤),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25个夏粮生产区域中,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3位和第4位,其中单位面积产量前进1位,其余与上年相同。

  支持夏粮增产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一是强化落实政策举措,种粮积极性增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战略决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农业强省”要求,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二是气象基础条件良好,小麦长势好于常年。首先,光温条件好,大部麦区在播种期适期、适墒播种,整体苗情好于去年和常年;其次,降水适宜,4月21日、5月8—9日全省两次大范围降雨后气象干旱缓解,之后多轮区域阵性降水加上前期灌溉作用,满足冬小麦灌浆水分需求;第三,收获期未受不良天气影响,全省麦区未出现大面积干热风和强对流天气,未发生大面积早衰、倒伏等情况,夏收作物颗粒归仓。

  三是精细精准服务管理,筑牢夏粮丰收基础。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早服务、早动员、早管理,分层分级开展春季田间管理服务。把关键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坚持因苗施策,加强肥水精准管理。持续跟踪小麦全过程长势监测,分区精准把控、分类精准施策,实行全覆盖式精准精细指导服务,推动政策、技术、管理、服务等措施落地落实,促进单产稳定提升,夯实夏粮丰产增收基础。

  四是农资供应量足价稳,农机服务保障有力。全省农业、发改、工信、交通、市场监管、供销等部门加强沟通,组织做好化肥、农药调剂调运,满足春耕春管市场需求。农用机械准备到位,种类齐全,小麦耕种收基本实现机械化。夏粮收割期间,开辟农机运输车辆“专用通道”,确保机具转场畅通无阻、作业物资充足到位、机收机播无缝衔接,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强保障。

  谢谢!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钱伟玲: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和支持,感谢两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与河北省统计局新闻宣传办公室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责任编辑:段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