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双桥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就提升审批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发展服务等作发布。今天我们邀请到承德市双桥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良元先生;承德市双桥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雪松女士;承德市双桥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佳伟先生,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良元先生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主题发布。
张良元:
尊敬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由衷地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向大家介绍我区在提升审批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发展服务等相关工作情况。
我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我局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相结合,把“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办”改革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审批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服务包联企业护航企业发展,全方位助力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事迹被《河北省政务交流》(2025年第18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承德建设》(2025年第3期)刊发,被市数政局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推广,在河北日报和人民网等媒体刊发4次。
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焦点,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
河北省推进的3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已全部在我区落地应用,双桥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选派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采用线下“矩阵式”宣传和线上“多元化”宣传相结合,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多渠道推广宣传,切实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广实效。今年以来,“高效办成一件事”总办件量为10140件。
二、以“精准办”为突破口,破除企业办事难点卡点
“精准办”服务即简单问题即时办,疑难问题省时办,全面梳理“精准办”服务事项,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20个高频事项纳入“即时办”,将10个套餐和2类重点任务纳入“省时办”。聚焦企业群众难事愁事,为企业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将以往“需求供给型”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需求预置型”集成服务模式,累计为企业提供“精准办”服务4798次,压缩审批时限7197个工作日。
三、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阵地,统筹推进助企服务
一是打造“专区+系统+热线”服务体系,企业发展服务专区优化窗口设置,畅通助企渠道;双桥“政企通”平台实现涉企问题闭环办理,今年已办结473个企业问题,办结率达97.9%;助企服务热线实时解答政策。二是各镇街成立政府工作服务站,覆盖服务辖区内重点中小微企业4200余家,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和知晓率。三是推动政策惠企,实现助企服务直达快享。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累计推送政策450余条,发放资料5000余份,推动政策直达企业。推行“免申即享”服务,今年已梳理16项“免申即享”政策,为400余家企业减免税费超1000万元。四是创新“政银企”服务模式,引入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6家银行驻点为企业提供金融政策及产品推介。目前,已促成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12次,成功融资700余万元。
四、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一是AI赋能政务服务,将高频事项系统依托DeepSeek智能决策分析实现“问-答”精准匹配,呈现简单易懂的办事流程,目前正在对10个高频事项内容“语音问答”进行精准匹配。二是AI赋能助企服务。结合AI智能将221项惠企政策条款、14万字的惠企政策知识库,通过语义分析智能生成企业需求项,对高频的企业需求咨询,如降税降费、科技创新补贴、项目申报等重点内容精准答复。三是搭建智慧康养公共服务平台,可汇聚部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加大数据的归集及应用场景等功能。四是成立双桥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协会企业成员30家,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
五、以视频勘验为靠前服务抓手,探索审批服务新模式
从群众视角、企业视角、项目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将“预勘验”与“信用承诺+视频勘验”融合推进,在“预勘验”时积极主动推广“信用承诺+视频勘验”,为随后的正式勘验采取视频勘验顺利实施做准备、做保障。结合实际情况,对“预勘验”直接采取视频勘验模式进行,避免申请人盲目投资后达不到审批条件而造成损失,最大限度保障正式勘验“一次成”。今年以来共实施“预勘验”8件,实施“信用承诺+视频勘验”办件119件,约占全部勘验办件20.37%。
问题一:国家在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请问,在推动企业群众“一件事”高效办理方面,特别是制度改革、流程再造等方面,双桥区有什么改革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部署,推出突破性举措,推动实现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部门串联”向“系统并联”“标准服务”向“精准服务”转变。一方面构建集成化服务。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整合公安、残联、人社、司法、卫健等多部门业务,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并提供专业团队全程帮办代办。另一方面打造极简化审批链条。改革推行以来成效显著,跑办部门、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大幅减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第三创建精准服务举措。推出“精准办”2.0升级版,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20个高频事项纳入“即时办”实现“即时取证”;将10个套餐和2类重点任务纳入“省时办”,承诺办理时间压缩70%。截至目前,累计提供服务4798次,压缩审批时限7197个工作日,实现行政效能和百姓满意度“双提升”。
企业群众朋友们可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进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选择您要办理的具体事项,点击立即办理,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申报。申报前建议您提前查看办事指南,准备好所有必需的电子材料,以提高申报效率。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化改革,扩大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增值化升级,努力打造政务服务改革新标杆。
问题二:政务服务中心是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前沿阵地,也是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请问,在提升政务服务大厅的服务质效、优化办事体验方面,双桥区采取了哪些特色做法?如何确保企业群众服务“不打烊”、体验更暖心?
答:政务服务中心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群众的桥梁,我们始终以“打造企业群众满意的城市会客厅”为目标,致力于将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成便捷高效、服务规范、群众满意的“城市会客厅”。
一、数字化赋能,打造“智慧大厅”。智能设备全覆盖。大厅配备了智能导办机器人、2台自助服务设备,提供智能咨询、自助申报、自助打印复印等服务,分流窗口压力,减少排队等候。掌心服务零距离。着力打造“双桥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通过政策推送、在线解疑等服务,真正做到“服务随身、温暖随行”。目前,累计推送信息391次,累计订阅人数1321人,单篇最高浏览量3016次。
二、流程再造,推行“极简服务”。一是一窗通办。打破部门界限,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实现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二是规范标准。严格规范服务行为、服务用语和流程,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编制清晰易懂的办事指南和“零基础”模板,降低办事门槛。三是专区兜底。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和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堵点难点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设立“企服专区”,为企业群众从政策咨询到证照落地、后续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一对一”服务。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涉及事项31个,涵盖教育、医保、残疾保障等重点领域,实现“多事联办、一次办成”。
三、创新服务,延伸“暖心体验”。一是帮办代办服务。组建专业帮办代办队伍,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及重点企业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今年已服务企业群众超7000人次。二是“不打烊”服务。提供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节假日预约服务,自助服务区提供7x24小时服务,满足企业和群众“随时办”的需求。三是人性化设施。完善母婴室、无障碍通道、免费Wi-Fi、饮水休息、应急药箱等便民设施,营造温馨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智慧、更高效、更有温度,真正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双桥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以上记者的提问和三位发布嘉宾的权威发布和细致解答,以上就是我们本场发布会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的关注和出席,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