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了更好地推进省、市民生工程,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今天我们就承德市2025年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召开首场发布会,邀请到了承德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宁女士,承德市残联三级调研员张玉坤先生分别对各自承担民生工程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承德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宁女士作发布。
朱宁:
2025年按照省、市民生工程工作安排部署,承德市妇联持续以加大培育高素质巾帼家政人才,全力推进“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工作总原则,夯实工作基础,拓宽工作载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任务落实,取得一定成效。
一、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按照《承德市2025年省市民生工程专项工作方案》和《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我单位牵头承担两项工作:一是低保特困“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二是“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目标任务是培树五星级“河北福嫂·热河嫂”18名、建立“河北福嫂·热河嫂”进京津基地5个、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300场次。以上两项工作统称为巾帼暖心工程。其中“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被列为省委重点督查事项,“提高‘河北福嫂’品牌影响力”列入省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
截至6月底,两项工作目标任务均已完成。其中全市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作,经摸底审核后我市向省申报低保类别363人,本次经省妇联最终审核确定救助低保“两癌”对象名额为169人,169万救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相关回访工作也已全部完成;“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目标任务,经省妇联评审通报认定:我市培树五星级“河北福嫂”18名,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6个(比任务数多完成1个),累计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418场次(截至9月底),提前完成全部目标任务。
二、工作举措及取得成效
一方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市妇联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部署,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行动,有力安排。一是早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按照省妇联工作要求,采取摸底调研、联议商定等方式,于2月13日制发了全市《2025年“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工作方案》,成立承德市“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各县(市、区)目标任务,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快一步实施工作行动。将此项工作列为市妇联2025年“五件实事”之首,2月19日召开“2025年民生工程暨巾帼暖心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对全市妇联系统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安排部署;3月20日,组织各县(市、区)妇联召开“巾帼家政重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指导、督促全市妇联组织将工作抓在手上、将责任扛在肩头。三是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为保障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高效推进,4月上旬,由分管副主席带队,深入8个县(市、区)实地走访巾帼家政基地,就基地建设及“河北福嫂”输送京津等情况进行调研,并深入了解“两癌”救助工作的宣传发动及摸底情况,指导县(市、区)妇联有效开展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充分发挥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宣传,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一是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等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承德县旭日培训学校等巾帼家政集体、个人先进典型,全面深入报道她们的从业经历、创业事迹和职业展望,持续宣传家政就业新观念、挖掘家政从业新资源、传播承德家政服务好声音。二是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3月份,联合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举办以家政企业为主的“巾帼筑梦 职引未来——迎三八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6月份,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承办了“河北福嫂进京津”京津冀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对接交流会(承德站)活动;6月底,联合工会、人社、商务等部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比武大赛,遴选家政行业翘楚并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了解家政、尊重家政、从事家政的社会氛围。三是丰富工作载体创新推动工作。打造“热河嫂”巾帼家政网络信息平台和承德“热河嫂”手机APP,3月中旬正式上线运营,实现了家政基地、人员、培训、宣传“线上+线下”融合运行、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举办联办招聘活动16场,辐射家政企业百余家,提供了政策咨询、就业输出、权益维护等多项服务,达成就业意向1600余人,累计向京津输送家政服务人员611人。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家政人员素养。分别于6月份、7月份承办河北省“河北福嫂·燕赵家政”素质提升培训班一期,举办承德“热河嫂”巾帼家政素质提升培训班一期,共培训家政经理人、家政从业者100人。8月份组织选拔家政行业从业者10人参加2025年河北省家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优秀奖两名的良好成绩,其中一人申报为“河北省技术能手”。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妇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及困境家庭、“两癌”患病妇女的关爱帮扶方面用心用情用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持续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通过宣传宣讲引领更多女性了解家政、从事家政;二是发挥“河北福嫂”进京津输出输入基地作用,积极拓展京津冀家政劳务输出渠道,计划年底前在天津建立“河北福嫂”进津输入基地一个,进一步扩大我市向天津家政市场输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全国“两癌”救助项目,年底前再完成一批“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作。
主持人:
感谢朱宁女士的发布,下面请承德市残联三级调研员张玉坤先生作发布。
张玉坤:
今年以来,市残联坚持残疾人民生至上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将民生工程作为核心重点工作,持续紧盯进度、高质高效实施。目前,9项工程并行推进、成效初步显现,6项定量工程超额完成、省内排名靠前,共完成服务12302人,其中儿童康复救助已完成服务644人,基本康复已完成服务2536人,辅具适配已完成适配4796人,培训和就业已完成服务1853人,托养服务已完成服务1442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已完成527户,残疾评定补贴已完成347人;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大学资助156人。
从今年的工程实施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服务的内容更加全面。比如,承德护残关爱保障险从保障范围上更加全面,重点保障四类人群0免赔额100%限额赔付,即:重度一级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中或一身多残(多重残疾)的残疾人、纳入防贫监测范围(三类监测户)的残疾人、正在儿童康复机构康复的残疾儿童。按照100%的比例进行给付,每个被保险人年度给付限额15万元。2025年新的一轮承德护残关爱保障险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截至目前四个多月,共赔付420人,赔付金额180万元,残疾群众报险的积极性明显更高。今年增加投入金额,增加了保障范围,保障得更加全面。比如,残疾人职业培训内容更加新颖,包括独具特色的盲人保健按摩培训班、残疾人家政服务培训班、残疾人短视频拍摄剪辑及互联网营销培训班、剪纸掐丝珐琅制作培训班、美甲制作培训班等。
二是服务的质量更加优质。我们改变了工程结束再检查、发现问题再整改的老做法,今年从年初工程启动就开始边实施、边抽查、边整改、边回访,形成闭环,坚决确保工程质量。市县两级安排专门人员,每周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残疾人服务对象进行电话回访或入户访视,同时聘请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背对背测评。我们对群众提出的任何意见都记录在案,持续追踪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残疾人民生保障是全市各级残联义不容辞的责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高质量做好精准助残服务工程的推进和落实,努力让全市残疾人生活得更有保障。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玉坤先生的发布,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
长城新媒体记者:如果有城乡女性想要学习月嫂、养老护理员相关技能的,通过什么渠道报名参加咱们妇联的培训呢?
答:我们全市有“热河嫂”巾帼家政基地36个,分布在各县(市、区)。想学习的姐妹们可以联系当地妇联组织,就近咨询妇联组织及家政基地培训的时间,可以报名参加进行系统学习,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通过家政公司挂单就业,妇联也可以帮忙推荐工作,既可以选择在承德从业,也可以通过我们在京、津市场对接的家政公司、家政输入基地,输送到北京、天津就业,薪资也是非常可观的。如果只是想学习相关技能,并不想从事家政行业,可以咨询当地妇联组织。参加开展的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家政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家庭生活。
承德晚报记者:请问张玉坤先生,刚才您提到,新一轮的承德护残关爱保障险保障得更加精准、全面,具体是怎么精准的?目前赔付情况怎么样?
答:新的一轮承德护残关爱保障险是从2025年5月1日开始实施,到2028年4月30日,一共是3年,涵盖残疾人意外财产损失、残疾人住房损毁补贴、残疾人意外伤残升级、残疾人疾病住院医疗、残疾儿童意外伤害住院补贴、残疾人狂犬疫苗接种补贴、残疾人意外伤害身故7项保障范围。今年是新一轮的第一个年度周期,为了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我们调整了赔付额度和保障范围,重点保障四类人群0免赔额100%限额赔付。今年从5月1日开始到现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已经赔付了420人180万元,赔付率达到69.2%。
承德新闻网记者:请问张玉坤先生,对残疾学生具体的资助标准是什么?今年的资助情况怎么样?
答:对考入研究生、本科的困难残疾学生一次性资助6000元、5000元,对以上两种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同时,对考入研究生、本科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一次性资助3000元。在对困难家庭残疾学生进行资助的基础上,对考入研究生、本科、专科、中职的残疾学生一次性资助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今年我们预计投入120万元资助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350余人,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们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