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就承德市2025年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进行新闻发布,邀请到了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旭东先生作发布,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李莉女士、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科员冯冰女士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旭东先生做发布。
张旭东: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承德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旭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承德中院全体干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来宾,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承德中院各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承德市两级法院开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的相关内容。
一、评选背景及目的
随着承德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网购消费、生态康养、绿色能源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兴起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相关领域的法律纠纷也随之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老字号品牌保护、老年人权益保障、新能源充电桩纠纷等领域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对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肩负着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
承德法院深刻认识到,精准把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需求,通过高质量的审判实践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是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公信力、有效服务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承德法院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本地审判实践中的“富矿”,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一个案例 教育一片”的对外社会示范效能,有效回应承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关切,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讲好承德法治故事,增强全民法律意识,举办了典型案例评选活动。
二、评选结果
自活动启动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承德中院严把案例的典型性、指导性、创新性、社会影响力四大评选原则;严把法律适用准确性、裁判说理性、社会效果、创新性四大评选标准,经过案例征集、专业法官会议初评、审委会全体会议复评等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从提交74篇已审结的案例中评出21篇典型案例,涵盖了承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多发性案件。包括民事8篇典型案例、刑事5篇典型案例、行政3篇典型案例、执行3篇典型案例、立案1篇典型案例、审监1篇典型案例。
民事案例方面,涵盖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老字号商标权保护、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障、商品房买卖纠纷、股东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案例的发布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刑事案例方面,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利用网络寻衅滋事犯罪、拒不执行判决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犯罪和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等。这些案例的发布有力地震慑了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了承德市的安全稳定和谐。
行政案例主要围绕房屋征收与行政赔偿、基本养老保险资格待遇认定和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等方面展开。这些案例的发布,对于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案例主要涉及法院保障高速执行、多元解纷机制探索、股东出资人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等方面,这些案例的创新实践,为承德法院的司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立案和审监的案例主要涉及合同管辖地的确定、工伤认定中“交通事故”的认定规则等,这些案例的发布,不仅可以让当事人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为类案提供参考,提升诉讼、审判效率。
三、发布意义
本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是承德法院立足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回应社会司法关切、深化法治承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多重维度的深远意义:
(一)精准服务经济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本次发布的案例,清晰传递了司法裁判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行为指引,为承德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法律风险,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定盘星”
入选案例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说理方面具有示范性,可以为全市两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提供明确的参考,为法官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活教材”,减少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引领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的“减压阀”
本次典型案例的发布,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更明确、具体的法律指引,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对自己的诉求有更合理的预判,引导其依法、理性维权,避免盲目诉讼,有效预防和减少诉讼增量,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四)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新风的“播种机”
每一起典型案例都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课。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讲述,让抽象的法治精神变得具体可感,有助于引导承德市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提升全体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法治承德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为首次举办此类活动,承德法院在征集、评选等程序以及宣传力度上都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下一步,承德法院将积极拓展参评范围,邀请人大法律专家、检察院、律师等社会各界法律人士参与评选的各个流程,进一步提升典型案例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承德法院还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典型案例,扩大典型案例的影响范围。此外,承德法院还将继续完善案例工作机制,加强案例撰写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提高案例编研质量和水平。
发布典型案例,是承德法院将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入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关键一环。期待这些凝聚着承德司法智慧与温度的“种子案例”,能在统一裁判、服务发展、化解矛盾、弘扬法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承德、法治承德,贡献司法力量。
至此承德法院2025年典型案例发布完毕,再次感谢各位来宾和媒体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嘉宾的精彩发布,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
承德日报记者:请问本次发布典型案例,有什么现实意义?请李莉女士回答。
答:“案例是司法实践的鲜活载体,是法治进步的生动缩影”。本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是对2024年全市法院立审执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更是对2025年工作的有力推动。旨在规范法院公正司法、引领承德市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现“小案件”发挥“大道理”的指引作用,规范法官公正司法。
俗话说“法理不外乎人情”。如何说理?通过典型案例的引领,强化裁判文书说理,生动阐释法律原则,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实发挥法院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作用。用公正审判凝聚人心,以司法裁判引领风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回应人民群众期盼。
二、发挥“以典型案例,讲好法治故事”的宣传作用,引领承德市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每一起典型案例都是生动的普法教材,每一个办案过程都有精彩的法治故事。我们深入挖掘司法案例“富矿”,以群众视角向群众宣传好更优质的法治文化产品。让法院法治文化宣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价值,讲好承德法治故事,传播好承德法治声音。
承德晚报记者:此次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在服务承德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考量? 请冯冰女士回答。
答:此次评选紧密围绕承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承德的网购消费、生态康养、绿色能源等特色产业蓬勃兴起,随之而来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能源充电桩纠纷、老字号品牌保护等案件数量增加。我们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一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透明的司法规则指引,降低交易成本与法律风险,例如在老字号商标权保护案例中,明确侵权认定标准,助力本土品牌诚信经营;另一方面,以司法裁判护航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比如在新能源领域案例中,规范充电桩建设运营中的法律关系,为绿色能源产业落地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将审判执行工作融入承德高质量发展的全局规划中。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的关注和发布嘉宾的详实发布和解答,以上就是本场发布会全部内容。感谢各位出席。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