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宝生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河北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处长秦增乐,河北省水利厅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发展中心主任张蕾,河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段书光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主持。
吴志同: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河北省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河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宝生先生,请他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同时,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处长秦增乐先生,河北省水利厅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发展中心主任张蕾先生,河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段书光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宝生先生作介绍。有请。
张宝生: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河北省水利厅欢迎大家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也衷心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重点水利项目建设为支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加速。截至10月底,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08亿元,连续五个月位居全国首位,投资规模屡创历史新高,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建设在全省经济建设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一、科学谋划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跃升千亿台阶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年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省水利厅依据国家和省相关规划,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首都两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水资源集约节约能力不断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断提高、河湖保护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等目标任务,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谋划2024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51个,包括河道防洪治理、蓄滞洪区建设、河湖生态综合治理、农业灌溉和农村供水工程等13类,总投资规模2446亿元,计划全年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通过科学统筹谋划、狠抓项目包装、压缩前期工作周期,成功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762亿元、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87.4亿元以及提前下达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59亿元,资金规模在全国水利领域和全省各行业均位居第一位;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38.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位;争取中央资金的规模超过了近10年之和。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67.5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截至10月底,共落实水利投资1104.2亿元,今年以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08亿元,自6月份以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1-10月份,水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8.9%,位居全省10个主要行业领域之首,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二、创新前期工作方式,审批效率实现新突破
做好前期工作是科学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省水利厅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审批效率,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一是强化部门联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数据和政务服务等要素保障部门建立周会商机制,针对用地预审、环评办理、可研审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力协作,加快环评、用地等要件审批办理。二是创新审批模式。在全省重大水利工程中全面推广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可研要件整体委托和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将前期工作周期缩短到6个月之内。组织审查部门、专家、设计单位集中办公,采用现场审查、现场指导、现场完善、现场审批的方式,实现“即申报、即受理、即审批”,有效提高了方案论证审查效率。三是加强帮扶指导。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作为我省重大水利项目的技术审查单位,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帮助市县把好前期工作质量关。省级层面完成9个蓄滞洪区、5个新扩建大中型水库、7个枢纽闸涵、3个平原调蓄工程及71个河道治理类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涉及投资845亿元,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批复重大水利工程最多的一年,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统筹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
省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和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持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项目开工率、完成率。组建增发国债专班,分派厅领导带队的6个工作组深入一线,围绕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资金支付等重点工作,从项目前期到工程完工,全过程督进度、查质量、促时效。全省增发国债水利项目483个,6月底前全部实现开工,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37.5亿元,投资完成率83.7%,完成投资额度位居全国第一位。水毁修复项目方面,216个水毁修复工程汛前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恢复了原有防洪功能,为今年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重点建设项目方面,总投资10亿元以上国债重大水利项目29个,已完成投资414亿元,投资完成率81%。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增加我省水库防洪库容4.4亿立方米,洪水调蓄能力提升13.2%;3级及以上河道堤防达标率由58%提升至90%,城镇防洪达标率将提升到93%,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四、持续推进改革举措,融资模式更加多元
印发《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水利任务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全省水利领域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通知》,全方位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运营;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在唐山市水网改善提升工程和玉田县全域地表水配置项目开展先行先试工作,已批复特许经营方案,建设资金由特许经营者筹措,落实新机制在全国水利领域位居前列。大力推广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建设模式,2023年以来累计实施以奖代补项目23个,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3平方公里。持续加大水利项目推介力度,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民营企业成功推介了大名县全域水网河湖连通工程、永清县水系连通整治试点县工程、定州市唐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十四五”以来,吸引社会资本达198.5亿元,较“十三五”同期增长78.3%。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锚定年度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狠抓任务落实,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推动力度,确保年度水利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水利力量。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河北日报记者:
今年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我想知道,具体有哪些,这些项目建成之后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蕾:
谢谢你的提问。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治理的理念,逐水系梳理防洪减灾薄弱环节,紧紧把握国家增发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契机,开工建设青山水库、娄里水库、乌拉哈达水利枢纽等7座水库,永年洼、东淀、文安洼、兰沟洼等9个蓄滞洪区工程和一大批河道治理工程,为改革开放以来开工大型水利工程开工最多年份。
水库项目实施后,洪水调蓄能力将提升13%,我省水库控制流域山区面积将由86%提升到88%,超过海河流域平均水平。青山水库建成后可使邢台市区段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将任泽区段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有效降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白马河倒虹吸、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等一系列重要区域和基础设施的防洪风险;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将张家口市主城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可提高张家口市主城区供水保证率和下游灌溉区农业灌溉保证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蓄滞洪区项目实施后,包括宁晋泊、大陆泽在内的11处蓄滞洪区均可达到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蓄滞洪区运用标准,实现洪水“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我省蓄滞洪区达标情况将处于全国上游水平。
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北三河、滦河等一大批骨干河道治理项目实施后,1-5级河道堤防达标率由53%提高到71%,其中3级及以上河道堤防达标率由58%提升至90%,我省3级及以上河道堤防达标率将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开工建设这些重大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了以大型水库为骨干、河道堤防为基础、蓄滞洪区为依托的防洪减灾体系。
人民网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水利部持续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今年河北省被列入第三批省级水网先导区,请问在推进这项过程中河北省采取了哪些举措?谢谢。
段书光:
谢谢您的提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将水网先导区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水网先导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水网先导区建设推进举措。为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按照省领导有关指示精神,在充分借鉴其他省份先进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我厅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确保水网先导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一是高位部署推动。建立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机制,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统筹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出台政策举措。聚焦水网先导区建设目标任务,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能力提升、水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领域,我厅编制形成了《河北省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细化了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我厅将会同发改、财政部门做好项目谋划包装,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同时,积极扩大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四是指导做好市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邢台市被水利部列入第二批市级水网先导区,我厅将指导邢台市参照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模式,出台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政策举措。同时,组织开展我省现代水网市县级示范区建设,选取有代表性的市和县作为省级自主推进的试点,加快推进市县水网构建,形成一批好的经验做法。谢谢。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想了解一下2025年我们还谋划了哪些水利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
张蕾:
谢谢您的提问。
2025年,根据国家有关方案和投资政策,围绕不断提升我省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功能,系统谋划实施一批水库、河道、闸涵枢纽、引调水、灌区改造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围绕新建大中型水闸、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建中型灌区、新建中型引调水工程、重点中小河流防洪治理、重点区域排涝、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安全保障工程、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等10个领域和水库、蓄滞洪区等新增重大工程,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积极谋划并实施一批大中型水库、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三是围绕《加快完善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实施方案》,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防洪治理思路,聚焦重点河流防洪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主要河道1至2级堤防达标治理、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设备提档升级,系统谋划实施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推进我省防洪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四是围绕国家《“十四五”解决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实施方案》《“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谋划实施一批主要重大骨干防洪减灾、重大农业节水、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五是围绕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和改善水生态环境,聚焦河道断流、湖泊湿地萎缩、生态功能显著降低、水动力不足等现状问题,谋划实施永定河、北运河等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张家口市、承德市等地区大力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谢谢。
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
今年全省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达到483个,要求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请问,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
秦增乐: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我省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资金投入多、工程体量大、涉及范围广。为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尽早发挥工程效益,省水利厅专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问题为导向,统筹质量、安全和进度,每周会商调度,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在目标要求方面,针对重点项目,围绕项目工期要求,对照项目的建设内容,逐个明确阶段性建设任务,细化施工安排,优化施工组织,明确责任分工,有力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在前期工作方面,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市县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帮扶,提升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组织专家集中办公,严格审核方案,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在开工准备方面,优化招标程序,采用“双盲”、分散评标等措施,严格快速完成招投标。同时,用好国家先行用地等相关政策,483个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在6月底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在工程建设方面,开展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统筹质量、安全,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组织项目法人、参建单位最大化投入施工资源力量、最大化利用施工场地空间,高效紧凑推进项目建设。同时,省水利厅还成立6个帮扶指导组,定期下沉一线,对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帮扶指导。增发国债项目中216个水毁工程在汛前全部完工,汛期发挥了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扩展百日攻坚行动成效,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现成帮扶指导,严格质量管理,与相关部门和关市县密切会商、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实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谢谢!
吴志同: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也感谢各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和河北省水利厅办公室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