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省首次建立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测算体系
河北日报讯(苑立立、王宇澄)近日,省水利厅联合河海大学共同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河湖水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以下简称“目录清单”),首次建立起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测算体系,并完成初步测算成果。目录清单的制定,有利于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幸福河湖建设。
自2022年河北省全面部署幸福河湖建设以来,通过持续实施河湖综合治理,全省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管护能力大幅提升。省水利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河北省已建成幸福河湖255条(个)。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目录清单不仅对河湖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更构建出一套科学的价值核算体系,为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提供了制度基础与技术路径。
摸清底数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必经之路。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河海大学深度参与河北省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并依托其在河湖长制与幸福河湖建设领域的扎实积累,组织开展典型河湖调查监测工作。滹沱河作为石家庄市构筑“拥河发展”经济带的重要生态支撑,是河北省首批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测算中城市河湖的典型代表。近日,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组织调研团赴滹沱河流域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石津灌区等地,利用多种方式系统收集水利工程、生态旅游、文化保护及产业发展等第一手资料,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转化机制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河北省将持续完善典型河湖调查监测,逐步建立健全价值核算、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等一系列机制,推动水生态治理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