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河北两会·民生热议|家门口来了京津医疗专家
来源: 河北日报  
2025-01-15 13:57:24
分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京津优质医疗服务?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议,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把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当前,河北优质医疗资源与京津等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省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院长杨渝平认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采访中,杨渝平代表向记者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建设成果。

  “医院这几年的变化,用数据来体现最直观。”杨渝平代表说,该院原本只是个县区级二甲医院,2015年,医院骨外科成立初期,年手术量极值为286例。经过近几年发展,去年手术量达1114例,本地转诊率大幅下降,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患者前来求医。

  不仅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稳运营,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这让杨渝平代表深受鼓舞。他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支持本地医院利用托管、合作等模式,主动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嫁接”,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深三地医疗资源合作共享。

  “仅靠北京专家托管远远不够。”省政协委员、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万师强持续关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他在调研中发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长期派驻人员不足。

  如何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持续发展?

  万师强委员认为,借力北京优质资源促进本地医疗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是关键所在。他建议,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技术攻关等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实现从“输血”变“造血”,打造一支高水平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此外,万师强委员呼吁,明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 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受专家数量少、就医需求增长等因素制约,京津专家常驻基层并不现实。

  “发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打通不同层级医院上下游,让技术、人员资源形成良性流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省人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说。

  2015年,保定市儿童医院委托北京儿童医院管理,挂牌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依托托管优势,医院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牵头成立由120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儿科医疗联盟,整合现有区域儿科医疗资源,把托管模式延伸到联盟内,让各级医疗机构之间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合理有序”的就诊模式,形成了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整体提升区域儿科医疗技术水平。

  “组建专科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人员互通和技术共享,可以将服务最大限度延伸到城乡社区。”田剑代表建议,加大对优质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通过托管、医联体等方式帮扶基层医院,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省人大代表、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则认为,在传统诊疗模式不能满足基层需求的情况下,依托大数据发展远程医疗,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沧州市中心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开展长期技术交流合作,开通远程会诊,完成772例疑难危重患者远程会诊。

  虽然一直在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但高广明代表说,操作层面还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医疗本身强调精准性,通过远程手段做诊断,有时会缺乏足够的实时数据支撑,不如医生患者面对面交流直接有效。再者,目前远程会诊成本还比较高,要解决人员配备、设备维护、网络资费等问题。”高广明代表建议,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作用,加快研究出台兼顾患者、医院、医保和互联网企业等各方利益的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后,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接得住”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问题。

  省人大代表、隆化县医院院长梅春龙经常到乡镇卫生院帮扶。他发现,有些乡镇卫生院因为缺少专业设备,大医院下来的医生很难开展诊疗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水平。这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梅春龙代表建议,加快推动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补齐基层医疗机构硬件短板,加快推进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同时,通过县级龙头医院下派驻点医师、合作共建科室等方式,提升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

  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梅春龙代表认为,还要下大力气抓好人才培养工作。

  “病人能不能留下来,还要看医生。”梅春龙代表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包括薪酬水平、职称评定、晋升机会等,增加基层医生职业吸引力和成就感。

  省政协委员、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之杰还提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层带来人才和技术。”李之杰委员介绍,近年来,邯郸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市15个县(市、区)组建2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196个乡镇卫生院,23家乡镇卫生院被命名为“河北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基层医院在环境和设施上明显提升。

  李之杰委员认为,医共体建设涉及多部门,卫健部门应赋予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人社和编制部门应赋予医共体人才招聘、职称聘任、编制管理等自主权,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减轻牵头医院投入负担。只有部门配合联动,才能构建起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

  梅春龙代表建议,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推动片区医疗卫生资源向中心镇集中布局、精准投放,更好地分担县级医院诊疗压力。记者 王璐丹

关键词
责任编辑:郑光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