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AI(人工智能)真真切切走到了身边,走入了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应该清醒认识AI带来的广泛性、穿透性影响,学习AI、拥抱AI,关键是用好AI。
当前,AI已经成为一种通用技术,其所带来的效率提升、生活便利、决策参考作用日益显现。提高阅读效率、辅助诊断、“一键生成”文图视,深度求索(DeepSeek)更能优化出行服务、提供精细化智能分析,AI在众多领域展现出的超强能力,成为新的技术革命的重要引擎。
我们要大步赶上时代潮流,就必须准确理解、科学使用,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迷信、滥用。AI的“超能力”源于数据和算法训练,它的“聪明”源自人类智慧,但永远是追赶而无法超越,永远不具备人类的真情实感、批判思维。AI可以诊断疾病,却取代不了医患互动;可以生成教案,却代替不了师生间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引导;可以生成昨日的旧闻,却无法撰写今天的新闻。它最大的优点是比我们想得全面,最大的弊端是没有我们想得深刻,特别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看语言风格、叙事方式,一看便知。因此,AI只能依靠而不能依赖。
部分领域过度依赖甚至滥用AI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近期,多所高校出台规定,对学生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立规矩;多部门联合发布文件,对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予以规范。发挥AI优势,提升人的分析能力,是“依靠”的正确方式;用人的能力去纠正机器偏狭,增加技术赋能,才能跳出“依赖”的陷阱。
技术的跃升,不是一把“万能钥匙”,而是让助手更聪明。请张开双臂去主动拥抱,请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置身于数字化时代,将AI应用能力转化为岗位本领。否则,当新浪潮来临时,淘汰的就是你,这一轮不淘汰,下一轮一定会被淘汰。(蔡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