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保持良好增势,拉动力从哪来
——河北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之三
日前发布的河北经济半年报显示,投资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上半年同比增长6.5%,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对稳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部部长蒋永亮分析,今年以来,我省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增势。“两重”“两新”持续发力,有效激发了投资动能。各地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15日,建设者在邢台市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堤顶巡河路水稳碎石摊铺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重大项目拉动有力,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
当前,一大批“两重”项目有力推进。7月15日,在邢台市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和邢铁路桥至东升大道段)武支江桥现场,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建设者们正在进行架梁作业。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和邢铁路桥至东升大道段)治理长度13.4公里,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水利工程。
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睢力强介绍,作为邢台市增发国债水利项目之一,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8.7亿元。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资约6.8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省投资26.0和15.2个百分点。”7月22日,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介绍。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6.5%,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7.6%。分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5%,工业投资增长21.7%。分项目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1%。分重点区域看,雄安新区完成投资增长13.5%。
6月3日,在沧州南大港产业园区,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投产。项目总投资102亿元,首批产品于7月14日下线。碳四新材料是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为企业开辟绿色化工发展新赛道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助力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龙介绍,园区帮助企业申请纳入工信部首批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开辟绿色通道,为公司提供了8亿元的授信总量。目前,已有6.1亿元贴息贷款到账。
专家分析,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动力来自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这些亮点的背后,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增量政策效能加速释放、我省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以及各地真抓实干共同作用的结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回升向好
今年上半年,河北民间投资回升向好,增速跑赢全国。民间投资增长3.3%,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增长率,是民营企业活力和信心的直观体现。
前不久,位于衡水的枣强电顺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助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项目建设资金来自民营企业国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项目潜力大、优势强,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让企业拥有了更大发展空间。”国顺科技董事长王伟介绍,今年上半年,国顺科技积极在河北布局新能源项目,同期推进7个风电项目、2个大型独立储能项目以及3个核心配套产业项目,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民间投资方面,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增长较快,合计拉动民间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活跃度,折射出河北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效。
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变“多次跑”为“一次办”、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破解企业首贷难、续贷慢等难题……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持续通过小切口改革举措,撬动营商环境实现大提升。
石家庄市推行区域评估改革,全市19个园区10类182项评估成果实现自动匹配、“免申即享”;推行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让招投标更加透明、公正,经营主体获得感大大增强。
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雄安科学园等多个园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分中心,打造办理过程时时可查、办理结果处处可取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
我省开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创建,在首贷续贷服务基础上,持续完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推出专精特新贷、冀时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数据贷、科技易贷等一系列创新业务。截至6月底,全省93家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累计为企业融资超1800亿元。
“持续上扬的投资数据背后,是政策工具箱的灵活运用、产业升级的持续突破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步修复。”蒋永亮分析,省委省政府系统施策,积极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拓宽重点领域参与空间,增强了投资预期。各地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疏通融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堵点,有力支撑项目落地,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投资潜力转化为增长动能。(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 苑立立)